目前分類:政治小見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烏克蘭近日成為全球的焦點,世人目前關注的是,持續的動亂誰來收拾,巨大的經濟損失由誰「埋單」?「罷免」一人一票選出的總統亞努科維奇,象徵未來政府將退出烏克蘭和俄羅斯簽署的系列協定,幾百億美元的財政深淵,緊接下來的「正常」天然氣價格,烏克蘭又當如何面對?季莫申科等熱衷的是「革命」,對經濟發展的興趣比政治少。推翻民選總統容易,修改憲法、空談民主也不難,要讓烏克蘭走向繁榮、民眾真正過上好日子卻是非常艱難。棘手的是,俄羅斯擔心烏克蘭走向極端,歐美則憂慮烏克蘭政局反覆無常。烏克蘭最終成為「西方民主」的犧牲品。

 

文章標籤

ChiLeung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     不出所料,美國傳媒這個月把焦點都放在甘迺迪遇弒五十周年。先是這個星期的《時代》雜誌,網絡上已可看到當地電視台的特輯,收費頻道則是專集一個接 一個。美國立國才二百年多,稱得上傳奇的總統屈指可數,難得有像甘迺迪那樣幾種元素齊集一身——年輕,英俊,富有,權力,妻子貌美兒女可愛——逝去半世紀 仍有人念茲在茲,莫失莫忘。

      甘迺迪是美國第三十五位總統,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寒冷午後,在得州達拉斯街頭的總統開篷轎車上被射殺。美國人民記得,素以冷靜見稱的哥倫比 亞廣播公司(CBS)主播克朗凱特(Walter Cronkite),在直播節目得悉甘迺迪不治摘下眼鏡隱見淚光的一刻﹕這位被譽為「美國最值得信任的人」(The Most Trusted Man in America)的記者沒有掩飾哀痛和悲傷,二億國人的失落,在克朗凱特茫然不知所措的臉上反映無遺。

文章標籤

ChiLeung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 十年前,一場以「玫瑰革命」命名的群眾運動,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高加索小國│格魯吉亞聞名於世。在美國的支持和鼓動下,一場場以非暴力為特徵的政治 動盪席捲獨聯體,以各種花朵為旗幟的「顏色革命」推翻了「獨裁政府」,美式民主在俄羅斯後院遍地開花。十年後,「顏色革命」國家紛紛被「革命」,隨着格魯 吉亞總統在大選中慘敗,美國失去了最後一顆勝利果實。

  人們不會忘記二十一世紀初的那場始於格魯吉亞的政治風暴。二○○三年,這個從原蘇聯脫離出來的高加索山國因選舉舞弊發生動盪,大批民眾手持「玫 瑰」走上街頭抗議,當時的反對派領袖薩卡什維利在美歐的支持下,乘機逼迫時任總統謝瓦爾德納澤下台。格不流血的「玫瑰革命」取得了勝利,薩氏建立了全面親 美的政權。

文章標籤

ChiLeung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幫港出聲」行動以大量人力物力攻擊「佔領中環」行動,發起人周融更把雙方論爭定位為正邪之戰,將戴耀廷等人的主張描繪成禍港猛 獸,更揚言如果佔中成功,他便會選擇移民,意志之堅定用詞之狠勁,令人側目。周先生是走是留,不知有多少人在意,有沒有人會因為他的可能離去而扼腕慨嘆忐 忑不安,我也沒有興趣知道。對於佔中的手法、效果和代價,社會上確實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,大家可以平心靜氣辯論。「幫港出聲」諸君的行動,是否如有評論認 為是建制「打手」所為,大家自行判斷。但觀乎他們的言行態度,也至少反映出這群建制精英的種種局限。

建制精英的局限

文章標籤

ChiLeung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名紅衛兵老來認錯登報向當年的受害者道歉,這則新聞能上頭版才反映人性的悲哀。

一個平凡普通人,加入群眾,就變成自恃人多勢眾作惡多端的仆街。用別人和時代當藉口,害別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,壞事做完,再滿口仁義道德,世人不知凡幾!

文章標籤

ChiLeung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