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前,一場以「玫瑰革命」命名的群眾運動,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高加索小國│格魯吉亞聞名於世。在美國的支持和鼓動下,一場場以非暴力為特徵的政治 動盪席捲獨聯體,以各種花朵為旗幟的「顏色革命」推翻了「獨裁政府」,美式民主在俄羅斯後院遍地開花。十年後,「顏色革命」國家紛紛被「革命」,隨着格魯 吉亞總統在大選中慘敗,美國失去了最後一顆勝利果實。
人們不會忘記二十一世紀初的那場始於格魯吉亞的政治風暴。二○○三年,這個從原蘇聯脫離出來的高加索山國因選舉舞弊發生動盪,大批民眾手持「玫 瑰」走上街頭抗議,當時的反對派領袖薩卡什維利在美歐的支持下,乘機逼迫時任總統謝瓦爾德納澤下台。格不流血的「玫瑰革命」取得了勝利,薩氏建立了全面親 美的政權。
格魯吉亞「玫瑰革命」被譽為美式民主的樣板。雖然在街頭遊行示威的是當地民眾,但組織者是在美歐接受過全面西方教育的民主派,整個運動中從頭到 尾都有外部「黑手」,美國在組織上、金錢上都給予了大力支持。「革命」後上台的民主派自然懂得投桃報李,新政府內外政策取向均全盤西化,與俄羅斯漸行漸 遠。美國未費一兵一卒,就在格實現了政權更迭,這是美式民主的一大勝利,在地緣上更大大鉗制了俄羅斯。
隨後,「顏色革命」風暴迅速蔓延。二○○四年底至二○○五年初,烏克蘭總統大選也因選舉舞弊引發全國性的民眾抗議,有「美國女婿」之稱的反對派 領袖尤先科上台,「橙色革命」(或者栗子花革命)取得了成功,烏克蘭建立了親美政權。美式民主在「獨聯體之核」取得勝利。幾個月後,「顏色革命」的風暴攪 動中亞,在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市花迎春花開放的季節,同樣是因選舉引發民眾騷亂,時任總統阿卡耶夫經哈薩克斯坦逃到莫斯科,政權宣告解體。這場被稱為 「鬱金香革命」的結果雖然沒有建立親美政權,但卻表明國家政權在美歐支持的抗議浪潮中是多麼脆弱,多麼不堪一擊。
「顏色革命」洶湧澎湃,銳不可當,多國領袖人人自危。在獨聯體內,選舉幾乎成了「顏色革命」的代名詞,每逢大選,都要上演一場政治指向十分明確 的「革命」。其共同特點:一是有美等西方國家插手;二是利用對象國內部矛盾,推動和平、非暴力大規模群眾運動;三是推翻被稱為「獨裁」的現政權,建立親美 政權。
但美式民主在這些國家遭遇嚴重水土不服,親美政策沒有給百姓帶來任何實惠,西方不肯完全接納,俄羅斯多管齊下進行制裁,這些國家成了「棄兒」。終於,選民用選票果斷告別了親美政權,在烏、格選舉中,民主派均大比數落敗。
格魯吉亞變天,美失去了在獨聯體內最後一塊陣地。中東、北非的「顏色革命」不僅未能如美所願,建立親西方的民主政權,反而導致激進伊斯蘭勢力崛 起。面對如此結果,美恐怕不得不重新檢討現行政策,「顏色革命」這一令人談虎色變的恐怖字眼將會逐漸被人淡忘,恐將永遠被拋進歷史垃圾堆。
留言列表